發布日期:2025-10-14
2025年9月24日,由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魯發改高技〔2025〕687號)。 細胞與基因治療正以革命性力量重塑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格局,已成為各國生物醫藥創新競爭的核心賽道與戰略高地。在這一全球產業浪潮中,山東明確將其列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興未來產業”。政策出臺恰逢《山東省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 年)》實施關鍵期,與4000 億產業規模目標形成“戰術銜接”,標志著山東從“廣譜支持”轉向“精準突破”。鏈條覆蓋藥品研發、生產、上市與應用,旨在搶抓產業機遇、打造全國發展新高地,為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系統性政策支撐。 四大核心舉措 政策主要關注四個大領域:技術創新、臨床轉化、產業生態和制度保障,一共提出了18項具體的政策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一)在創新策源能力提升上,政策將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相關前沿技術與關鍵裝備納入省級科技計劃,加快突破高通量靶點篩選等核心技術;實施“人工智能 + 生物醫藥” 專項,支持建設中試基地以提高研發效率;同時推動細胞反應器、培養基等設備耗材研發產業化,實現核心物資自主可控,并梳理腫瘤、神經系統疾病等重點領域高價值在研項目,加速成果轉化。 (二)臨床研究與轉化水平方面,計劃布局3 家省級區域細胞制備中心,保障高質量細胞來源;依托產業園建設 CRO、CDMO 等第三方服務平臺,提升檢驗檢測能力;規范細胞治療臨床研究應用,并對省內轉化的一類新藥臨床試驗給予補貼,按研發投入 40% 支持,I 至 Ⅲ 期最高分別補 1000 萬、2000 萬、3000 萬元,單個企業年補貼上限 1 億元。 (三)產業生態培育方面,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被納入現代醫藥標志性產業鏈,建立重點企業聯系機制;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打造產業加速園,引導企業合理布局;統籌政府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向初創、成長期企業;還探索校企人才共育模式,計劃設10 家左右重點人才平臺,并支持企業人才赴境外訪學。 (四)制度供給層面,政策依托自貿試驗區與未來產業先導區“雙區疊加” 優勢開展試點;為藥品上市許可提供全流程指導,建立醫學倫理審查協作互認機制;鼓勵商業健康保險覆蓋治療藥物,同時擴大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 “白名單” 范圍,通過制度創新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預 期 影 響 該政策為山東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注入強勁動能,從技術突破到生態構建形成全鏈條支撐。通過將前沿技術納入省級科技計劃、推動設備耗材自主化,加速破解“卡脖子” 難題,而 “人工智能 + 生物醫藥” 專項與高額臨床試驗補貼,顯著提升研發轉化效率。同時,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加速園布局與人才共育模式,強化了產業鏈協同,助力打造全國產業新高地。預計短期內會培育出一批領軍企業,長期來看,還將助力山東生物醫藥產業沖擊4000 億規模。 政策將通過制度創新與民生導向釋放多重價值。依托“雙區疊加” 試點優化審批流程,倫理審查互認、研發物品進口便利化等舉措降低產業門檻。臨床轉化平臺完善與商業保險覆蓋探索,既推動像山東省臍血庫這樣的機構擴大臨床應用,也讓細胞治療更易惠及患者,實現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雙贏。 來源:濟南生物醫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