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5-26
過去的2024年,國內中醫藥產業進入落實203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關鍵時期,規劃的整體目標和各項指標穩步推進,中醫藥的發展環境、服務體系、防治協同、可及性和民眾的健康素養等,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Part.01 產業鏈 中醫藥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設備,包括中藥材種植及交易和制藥設備等;中游為中醫藥產品制造,主要分為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大健康產品等;下游為消費市場。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醫藥產業鏈以上游道地藥材與現代化設備為基礎,中游多元化產品制造為核心,通過飲片、配方顆粒、中成藥及大健康衍生品的分層開發,滲透至下游醫療、零售及國際終端市場。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rt.02 產業鏈上游分析 1.中藥材 (1)種植面積 中藥材是中醫藥的源頭。當前我國中藥材的供應能力持續提高,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國已經形成了東北、華中、西南等七大道地藥材產區。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保持在五千萬畝左右,2024年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約5690萬畝。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到5700萬畝。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市場成交額 中藥材因為藥材質量好、療效好,在長期使用中得到了醫者與患者的普遍認可,我國中藥材市場成交額穩步增加。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中藥材市場成交額達1986.87億元,同比增長3.94%,2024年成交額約為211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藥材市場成交額將達2206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重點企業分析 中藥材重點企業普遍通過全產業鏈資源整合(如自建種植基地、并購藥材產區)提升質量管控能力,依托經典名方與現代技術結合推動產品創新,并拓展大健康與國際化市場。其戰略方向集中在強化核心品類競爭力、布局高附加值衍生品及響應政策導向的產業升級,以應對行業集中度提升與市場多元化需求。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制藥設備 (1)市場規模 制藥設備行業是為制藥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產業,受益于醫藥行業整體發展,制藥設備處于穩步增長階段。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2030年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潛力分析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制藥裝備市場規模約為78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中國制藥裝備市場將超過8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重點企業分析 制藥設備重點企業普遍通過全產業鏈技術整合(如智能化生產線、生物反應器研發)提升高端設備自給率,依托國際認證與并購加速全球化布局,并聚焦生物制藥、中藥現代化等高增長領域。戰略方向集中在智能化升級、綠色制造技術突破及生物藥設備國產替代,以應對醫藥創新需求與政策驅動的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rt.03 產業鏈中游分析 1.中醫藥產品市場規模 中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我國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中醫藥產品市場規模達到4805億元,較上年增長6.4%。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醫藥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5061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藥飲片市場規模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的標準化預加工產品,在臨床實踐中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可直接用于調劑或制劑。在加工方法的技術進步和對標準化、便捷的中藥治療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中藥飲片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達到3038億元,較上年增長8.97%。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將達到3249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成藥產量 近年來,在醫保控費、重點監控輔助用藥、限輸令、新藥審批從嚴等政策影響下,我國中成藥的產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中成藥產量為195.3萬噸,較上年減少7.26%。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成藥產量將降至185.5萬噸左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中醫藥企業布局情況 中醫藥行業呈現全產業鏈整合與創新突破并進態勢,上游通過GAP種植與區塊鏈溯源實現藥材質量可控性提升,中游依托AI輔助研發將新藥開發周期縮短至5年,下游拓展"藥械服務"生態閉環。技術特征聚焦經典名方二次開發(獲批品種年增40%)、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強化(不良反應率降至0.03%)及國際化注冊(通過FDA植物藥路徑品種達11個)。應用場景從醫療向康養(藥食同源產品增速25%)、智能制造(數字化炮制設備國產化率70%)延伸。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分析 目前,中國A股相關中醫藥上市企業分布較廣,其中浙江省數量最多,共7家。河南省、廣州市、廣東省均為4家,并列第二。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rt.04 產業鏈下游分析 1.醫療衛生機構數量 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9.2萬個,其中醫院3.9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7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4.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3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7萬個,門診部(所)39.8萬個,村衛生室57.1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9217個(不含衛生監督所、中心),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29個。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醫類醫療機構 2023年,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92531個,比上年增加12212個。其中:中醫類醫院6175個,中醫類門診部、診所86317個,中醫類研究機構39個。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中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將超過100000個。 數據來源:《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來源:中商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