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5-07
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等方面均有其獨特優勢,是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的醫藥學體系,也是中國醫療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產業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科技創新的多重驅動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成為健康中國建設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醫藥行業概況 中醫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天然藥物(中藥)、針灸、推拿、氣功、食療等多種手段,預防、診斷、治療疾病并調節人體機能的醫學體系。中醫藥相關產品主要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醫器械等。中醫藥產品兼具傳統特色與現代創新,從湯劑飲片到智能設備,從治療藥物到養生文創,形成了覆蓋預防、治療、康復的全產業鏈體系。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醫藥產業鏈上游為中藥材種植及交易;中游為中藥材精深加工,主要分為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大健康產品等;下游為藥品流通及服務。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醫藥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我國對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日益重視,出臺了《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十四五”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規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將中醫藥發展規劃上升至國家層面。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1.中藥材種植面積 中藥材是中醫藥的源頭,當前我國中藥材的供應能力持續提高,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國已經形成了東北、華中、西南等七大道地藥材產區。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保持在五千萬畝左右,2024年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約5690萬畝。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到5700萬畝。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醫藥產品市場規模 中國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我國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中醫藥產品市場規模達到4805億元,較上年增長6.4%。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醫藥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5061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藥飲片市場規模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的標準化預加工產品,在臨床實踐中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可直接用于調劑或制劑。在加工方法的技術進步和對標準化、便捷的中藥治療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中藥飲片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達到3038億元,較上年增長8.97%。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將達到3249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中成藥產量 近年來,在醫保控費、重點監控輔助用藥、限輸令、新藥審批從嚴等政策影響下,我國中成藥的產量整體呈下降趨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中成藥產量為195.3萬噸,較上年減少7.26%。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中成藥產量將降至185.5萬噸左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中藥新藥批準上市數量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中醫藥市場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我國在推動中藥新藥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中藥新藥上市不斷加快。2024年度受理中藥臨床試驗申請共100件,新藥申請40件,全年共批準12個中藥新藥上市。2025年以來,已經有8個中藥新藥獲準上市,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加。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醫藥行業重點企業 1.步長制藥 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也在化藥、生物藥及疫苗等領域進軍與擴張。在中藥領域,公司依托深厚的行業底蘊和獨特優勢,產品廣泛覆蓋心腦血管、婦科、泌尿、糖尿病、惡性腫瘤、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等大病種治療領域,產品包括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前列舒通膠囊、頭痛寧膠囊、康婦炎膠囊等。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14億元,同比下降14.71%,實現歸母凈利潤3.13億元,同比下降66.1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產品來看,2024年上半年,步長制藥主營產品中,中成藥收入40.46億元,占比74.4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華潤三九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國有控股醫藥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產品主要包括999感冒靈、999皮炎平、參附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免煎中藥、三九胃泰顆粒、正天丸等。中醫藥方面,華潤三九高度重視中藥傳承創新,持續關注中藥經典名方、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及藥材資源的研究,目前在研經典名方二十余首。2024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6.17億元,同比增長11.63%,實現歸母凈利潤33.68億元,同比增長18.0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醫藥行業,占比高達85.82%,主要產品包括自我診療(CHC)、處方藥、傳統國藥(昆藥),自我診療(CHC)收入124.8億元,占比45.20%,處方藥收入60.06億元,占比21.75%,傳統國藥(昆藥)收入52.13億元,占比18.8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以嶺藥業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專利創新中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開展創新中藥研發的同時,公司積極布局化生藥和健康產業,構建了專利中藥、化生藥、健康產業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醫藥健康產業格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63.65億元,同比下降25.76%,歸母凈利潤為5.55億元,同比下降68.4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產品來看,2024年上半年,步長制藥主營產品中,心腦血管類收入23.14億元,占比50.25%,呼吸系統類收入12.84億元,占比27.8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云南白藥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終致力于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持續深挖傳統醫學產品的內生潛力,推動傳統中醫藥融入現代生活,不斷為品牌及產品注入新的生命力,形成40個品類、416個品種的產品布局。在醫藥產品領域,擁有567個藥品批準文號、316個品種,其中含222個中成藥品種,包括43個獨家品種。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0.33億元,同比增長2.36%,歸母凈利潤實現47.49億元,同比增長16.0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云南白藥以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云南省醫藥公司四大事業群為生產經營核心底座,2024年中藥資源事業群實現對外收入17.51億元,同口徑下同比增長約3.13%。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中成藥的生產與銷售,擁有包括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加工、中成藥研發、中成藥生產、醫藥物流配送、藥品批發和零售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公司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400個品規,產品劑型豐富,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為代表的產品以及眾多經典藥品家喻戶曉。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5.97億元,同比增長4.12%,實現歸母凈利潤15.26億元,同比下降8.5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4年同仁堂主營業務中,醫藥工業收入119.1億元,占比64.05%,醫藥商業收入112.3億元,占比60.3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醫藥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 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不斷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國家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衛生健康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融入生產生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24 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支持中藥工業龍頭企業全產業鏈布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 年)》,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關于促進數字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旨在利用數字技術賦能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伴隨各項政策的出臺,中醫藥產業朝著規范化道路前行,中藥工業龍頭企業加快全產業鏈布局,行業資源進一步整合,推動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2.市場需求增長推動產業發展 隨著健康觀念的轉變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們對中醫藥的需求不斷攀升,特別是在慢性病治療和養生保健方面,中醫藥憑借其獨特優勢受到熱捧。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也將助力中藥產品向零食化、便捷化轉型,推動市場規模持續擴容。從地域維度來看,國內市場對中醫藥的接受度高且需求穩定增長,而國際市場對中醫藥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也在逐步提升,為中醫藥產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中醫藥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加速 中醫藥產業正不斷與現代科技融合,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研發效率,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質量和療效,拓寬服務范圍和受眾群體。中醫藥產業正在向數智化方向轉型升級,迎來“中藥工業4.0”的智慧制藥階段,通過數據整合、分析、挖掘,實現制藥過程精準控制。在中藥新藥研發方面,我國在推動中藥新藥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中藥新藥上市不斷加快,技術創新為中醫藥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