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8-19
記者從魯商集團旗下山東省醫藥工業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醫工院”)了解到,近日,省醫工院與中國二冶集團等實力央企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東營醫藥產業園項目。
“東營醫藥產業園項目是我們召開解放思想大討論會議以來,拿下的一個重大訂單。”省醫工院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曉東向記者介紹,“解放思想大討論以來,在全公司共同努力下,簽訂合同額占上半年合同額的60%以上,體現了解放思想大討論的啟發引領作用,進一步提振了我們服務新質生產力、踐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迎難而上,解放思想大討論理清思路
近年來,受行業市場下行周期的影響,設計行業市場份額擠壓顯著,整體發展趨勢呈現放緩態勢。特別是一季度,作為設計行業的傳統低潮期,合同簽訂額減少、收入下降是繞不開的難題。面對市場下行壓力,省醫工院積極研究對策,適時展開解放思想大討論,集思廣益打開服務新質生產力新思路。
“持續解放思想、認清形勢、直面問題,匯聚發展優勢,把握市場機遇,學習標桿企業經營管理理念,打造品質硬實力。”4月21日,省醫工院高質量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會議現場,魯商集團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工會主席賈慶文分析指出,要明晰發展定位,突出主責主業,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及公司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動態調整三年滾動發展規劃,進一步明方向、定措施、抓落實;要強化經營管理,重塑業務模式,牢固樹立“三搶”意識,不斷優化業務布局、擴大市場份額;要建立協同高效的管理體系,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提升整體形象和品牌價值,為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提供有力保障;要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充分激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倡樹“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會議還邀請了業內資深專家到會指導交流,圍繞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等重大戰略性布局,對省醫工院開展“剖析式”把脈問診,助力省醫工院各部門聚焦破解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從思想深處破除傳統思維定式、發展質量不高、攻堅克難擔當精神不夠等問題。
“大討論的火熱開展,助力我們理清思路、有的放矢。”黃曉東深有感觸地向記者分享,“特別是外部專家的精準把脈,進一步開拓了我們服務新質生產力的思維。”
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一直是省醫工院持續深耕的領域。針對創新意識不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等問題,省醫工院著力提升技術成果轉化水平。今年以來申報專利5項,受理3項。參編2項國標規程,參與4項行業標準的編制、修訂工作。由山東省勘察設計協會主辦的2024年度山東省石油化工勘察設計優秀QC小組評選結果揭曉。省醫工院申報的5項QC成果全部獲獎,榮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同時,省醫工院著力將科技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服務優勢,主導設計的榮昌生物制藥(煙臺)有限公司抗體大樓K座項目榮獲“山東省工程建設泰山杯獎”,以過硬質量彰顯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迅速行動,多措并舉破解痛點難點堵點
“會上,大家充分發散思維,開展頭腦風暴,就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難點、需協同事項進行深入研討。”黃曉東介紹,“會后,我們及時將研討成果轉化為頂層設計、規范指引、實施路線圖和工作舉措,以問題為導向,以發展為指向,以新質生產力為服務重點,團結協作、真抓實干,持續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基礎。”
借助高質量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熱潮,省醫工院在選取行業頭部企業作為對標學習對象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梳理其先進做法和經驗,對應自身不足和差距,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清單,逐項分解16條目標任務,精準制定24項任務舉措,深入開展尋標對標爭創一流工作。其中,制度建設和定崗定編是兩大發力點。
“針對內部激勵沒有滲透到企業各個崗位、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中沒有充分調動全員積極性等問題,我們制定下發了《專業技術崗位聘任管理辦法》《薪酬管理辦法》《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等多項管理制度。”黃曉東介紹,“其中,新修訂的《薪酬管理辦法》將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為五級二十層級,根據人員專業技術職務、專業證書,并結合年度考核等情況分級分類,對應相應的崗位基本工資,激發員工提升本領的熱情。還設置了超額利潤獎勵,鼓勵各部位超額完成年度指標,激發部門干事創業的動力。”
而針對各專業崗位設置不夠明確、崗位職責界定模糊不清等問題,省醫工院通過對標優秀企業,編制了定崗定編方案,科學設置部門及條線職責,完善公司組織架構,結合行業專家意見,優化人員結構,將公司建筑專業人員統一調配到建筑規劃部,縱橫聯動、補位協同,抓緊抓實重點工作、抓精抓細日常工作,集中人力資源做好前期規劃、總圖和后期施工圖及服務等重點工作。
“省醫工院由事業單位轉制而來,此前沒有直面市場的經驗,商務人員在市場洞察力、創新意識、溝通能力等方面,與行業一流企業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黃曉東坦言并表示,“持續強化商務拓展能力,是我們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空間的突破口。只有緊抓這個牛鼻子,才能夯實服務新質生產力的根基。”
他介紹,今年以來,圍繞商務拓展,省醫工院打出了一套以優化組織架構、省內省外聯動、深挖集團資源、深化園區對接、延展新生業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組合拳,全方位拓展業務。
圍繞組織架構優化,省醫工院集中優勢力量,將3名具有較豐富商務經驗的人員調至工程咨詢事業部(商務部),黃曉東兼任總經理,帶頭開拓市場、接洽項目。省內省外聯動方面,除了成功拿下東營醫藥產業園項目等省內項目,省醫工院近期還積極赴安徽、遼寧、河北、江蘇等省外市場對接項目,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其中,省醫工院承接設計的安徽英特美項目,在服務過程中,針對項目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省醫工院迅速分解計劃、倒排工期、加班加點,全力全速推進,按期高質量完成項目設計工作,預計今年8月即將投產,得到客戶方的高度認可。
“近年來,省醫工院積極深挖魯商集團內兄弟單位業務資源。”黃曉東介紹,“目前,我們與魯商集團旗下的山東商職學院、齊魯醫藥學院、山東城市服務職院、省藥科院、福瑞達等均有項目合作。為集團內兄弟單位服務,既強化了內部協同,又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外拓市場的實力。”
重點園區項目是省醫工院開發大訂單的“富礦”。今年以來,針對這個“富礦”,省醫工院進一步完善服務機制,針對重點園區指定專門負責人,重點對接全國醫藥工業前50強企業,有的放矢開展洽談,力促項目簽約落地。
此外,省醫工院還深度挖掘專業技術人員智庫優勢,以藥品全生命周期服務、環保產業合作服務等為突破口,延展新生業務。并與太平洋環保公司、上海泓濟環保科技公司等知名企業開展多次全方位的技術交流,圍繞環保解決方案、減污降碳協同化改造、廢物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內容共謀合作發展可行性。
持續探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6月21日至22日,省醫工院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開展“強化紀律自覺
推進高質發展”教育培訓活動,以奮進之姿獻禮“七一”。
“教育培訓是我們解放思想大討論的一種延伸。我們的教育培訓活動既有黨總支書記講授專題黨課、黨性教育基地參觀,又有特邀專家業務培訓、戶外拓展等環節。”黃曉東介紹,“實現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激發全員持續探索、開創高質量發展新業績的熱情。”
他介紹,圍繞高質量發展,省醫工院正探索建設“一站式醫藥裝備及配套體系公共服務平臺”,整合上下游企業資源,打造醫藥裝備企業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醫藥生產企業、社會中介組織之間交流與合作的紐帶,為生產企業提供工藝設計和流程方案、為醫藥裝備企業的產品推廣和銷售提供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及全方位的公共創新服務;積極探索數據資產入表路徑,匯聚打通政府、基建、藥企、科研單位、設備廠家等供應鏈的數據鏈接,深度激活數據資源要素價值,為醫藥制造業的設計、數字仿真、數字孿生、數字管理、數字決策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作為核心競爭力,設計能力是省醫工院打造“一站式醫藥裝備及配套體系公共服務平臺”的底座。針對設計能力提升,省醫工院將探索開展主要設計流程的標準化和模塊化,把被動設計轉化成主動設計,形成標準化的設計流程和通用模塊,形成系統設計、流程設計與工藝數據互通的資源庫,減少各專業之間的溝通成本,提高企業的整體設計和生產能力。
市場是業務的源泉。市場開拓方面,干好在建項目的同時,省醫工院將進一步強化“全員市場開發”理念,持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建立日常溝通機制,變有項目才聯絡為日常互動,維護好老客戶,實現服務一個客戶獲得一個朋友。瞄準市場需求,順應市場變化,把市場開拓重心放到重點省份、重點園區。聚攏掌握資源的關鍵企業、關鍵人員,全面收集市場行情、項目信息,積極主動對接央企、各平臺公司以及有實力的國企、民企,不斷擴大“朋友圈”,擴大業務規模,開展多元化合作。
高端市場是省醫工院重點發力的方向。利用前期在智慧化藥房、化學合成藥、現代中藥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省醫工院將全面推進數字化工廠、智慧化園區項目落地,加快在生產工藝路線優化、儀器設備數字化選型、能源、電力智慧化管控、生產、倉儲、營銷管理軟件的智能化等多個領域的資源整合,探索發展跨領域的技術集成,對相關技術進行集成并工程化放大,為相關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一體化、全過程的解決方案。
對外抓好市場開拓的同時,省醫工院對內將加強人員培養和梯隊建設,持續完善質量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劃分梯隊分階段對中層干部、普通員工進行針對性培養;重視過程監督,通過校審核查、專業自查、部門抽查等工作加強設計質量管控;聚焦管理重點方向,充分運用現代精益管理工具和手段,強化過程動態管理,從“經驗管理”向“現代管理”轉身。
“下一步,省醫工院將更加聚焦高質量發展,突出黨建引領、價值創造、科技創新、深化改革、質量管理,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黃曉東表示,“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全面打造綜合競爭力強的現代商業服務領軍企業貢獻省醫工院力量。”
本刊記者 鞏聰聰 通訊員 馬丹



來源:《山東國資》期刊

